About Me

My photo
歡迎來信 dskuo77@gmail.com

Friday, December 13, 2013

愛琴海之旅 (二十六) 伊斯坦堡 Istanbul (二) — 宏偉的拜占庭建築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至下列網頁按〝like〞,以後就可以較快得知此部落格的新動態。 謝謝!   - August 16, 2017     https://www.facebook.com/gliding.cloud



            不少華人,對伊斯坦堡的歷史和建築,相對地比對西歐的歷史和建築來得陌生。伊斯坦堡的歷史建築,基本上可以區分成兩大時期:在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那一千多年的建築形式,被稱為「拜占庭建築」(Byzantine Architecture)。而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那四百年的建築形式,則被稱為「鄂圖曼建築」(Ottoman Architecture)。後者一方面受到前者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帶進了許多新的元素。由於兩者之間不少相似的地區,所以一併介紹,會引起大家不少的混淆。因此我在這篇文章中,會先介紹「拜占庭建築」,待到稍後一、兩篇,再導入「鄂圖曼建築」。

           我在另外較早的篇節中,曾經詳細介紹過東方正教的建築形式。(請參見拙作「愛琴海之旅(十一): 探看東方正教教堂的建築」 http://dison-kuo.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57.html 。) 其中提到說:西歐教堂的建築平面圖,大都呈長方形。但是東方正教教堂的建築平面圖,則大都趨向方形(或是像八角形那樣的中心取向圖形)。東方正教教堂的這種趨勢,就是在「拜占庭建築」裡發展起來的。在君士坦丁堡興起的最初兩、三百年裡,其實長方形和方形的教堂皆有所見。我在下面所要介紹的三座始建於君士坦丁堡早期的教堂,其中兩座便是方形的,另外一座則是長方形的。但是後來方形的設計在君士坦丁堡佔了上風,而成了「拜占庭建築」的第一大特色。影響所及,成了後代東方正教教堂的範本,甚至連幾座西歐的教堂,也深受其影響,其中有兩座相當知名。一座是位在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Saint Mark’s Cathedral),它其實是現存「拜占庭建築」的史蹟中,最為精緻的珍貴遺產。另外一座,則是羅馬梵諦岡的聖彼得教堂(Saint Peter’s Cathedral),它它在最初幾位設計師的手裡,包括米開蘭基羅,都是方形的平面。後來的設計師,才將它的一側加長。

 
            「拜占庭建築」的第二大特色,是圓頂的廣泛使用,與西歐教堂的尖頂或山形頂的發展趨勢大異徑庭。而且不少君士坦丁堡的教堂,除了中央有一座大圓頂之外,旁邊還附有兩個以上的半圓頂或是小圓頂。這種多重圓頂的傳統,在東羅馬帝國覆亡之後,深受其征服者鄂圖曼土耳其的喜愛,而廣為採納在清真寺的建築上。它也向東北傳入斯拉夫人的地區,不過可能是要適應斯拉夫地區嚴寒多雪的氣候,而逐漸轉型成多個較小的洋蔥頂。
 


方型平面與大圓頂的結合,創造出寬闊的無柱空間,這與西歐教堂裡被柱列大幅分割的空間大異其趣。再則,西歐的長型教堂讓信眾與聖壇之間,比較容易因為長距離而產生敬畏之心。而「拜占庭建築」的方型設計,則讓儀式的進行地點比較接近信眾的分布中心。這反應出兩種不同的教會文化。另一方面,這也為「拜占庭建築」帶來了幾個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大型圓頂的結構強度。不少大型圓頂就曾經在大地震中損毀,而需要重建。其他的挑戰包括了如何將圓頂的重量啣接到其下的方形屋牆?以及大型圓頂的採光問題。這些挑戰,後來都找到了精巧的解決方案。
 
「拜占庭建築」的第三大特色,是其內部裝飾以鑲嵌畫(Mosaic)為主。這和西歐古教堂以雕刻為主的趨勢不同。而這些鑲嵌畫裡大部分是肖像畫,可惜的是:從726AD 787AD 之間,和從726AD 842AD 之間,興起了幾次很激烈的反對肖像畫的風潮,史稱 Iconoclasm,許多古教堂的原始鑲嵌畫都被毀壞,今日所見的,大部分是這個時期結束後的補作或修復。
 

位在義大利半島東北部的威尼斯共和國,在中世紀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勢力(請參考另外一篇拙文:「威尼斯之美」 http://dison-kuo.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2483.html )。它起先和位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關係良好,可是到了1200 AD 左右,雙方的矛盾日益加深,在1202年誓師的第四次十字軍,原本是要去攻打回教勢力佔領的地區,但是在威尼斯共和國的指使之下,卻轉向攻打基督教自己的要塞–君士坦丁堡。他們在1204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之後,隨即進行了大規模的迫害和劫掠,造就了十字軍史上的最大醜聞。君士坦丁堡的許多傑出的拜占廷建築,都在此次城破之際遭到了很大的破壞。相較之下,後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廷建築所作的改變及破壞,反而沒基督教勢力自己所作的破壞(以第四次十字軍、及毀壞肖像畫運動為最)那麼嚴重。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下君士坦丁堡之後,由於相當喜愛拜占廷建築,所以不但沒有作全面性的毀壞,連他們後來自己新建的清真寺,都深受拜占廷建築的影響。不過他們將一些拜占廷教堂改裝成為清真寺的過程,的確做了某種程度的破壞和改變。它們主要是:

(一) 將祭壇及iconostasis(聖像隔牆)這類的基督教儀式裝設拆除。

(二) 將教堂牆壁上的鑲嵌畫(特別是肖象畫)用灰泥覆蓋。也有一些是將肖像面部毀壞的。

(三) 在大廳內部增設清真寺特有的儀式設施,包括標示麥加(Meca)方向的壁龕 Mihrab、可蘭經領唱者所站立的高台 Minbar、書寫阿拉、穆罕默德、及幾位早期的哈里發(Caliph)名字的展示牌……等等。

(四) 在建築外部增立呼叫集會用的高塔Minaret,數目從一到四,通常是越重要的清真寺,高塔數越多。

 
在伊斯坦堡至今還大致保存完好的拜占廷建築教堂裡面,比較重要的有四座,分別為 Hagia SophiaHagia IreneChora Church、以及Little Hagia Sophia。其中Hagia SophiaChora Church Little Hagia Sophia 曾經被改裝成清真寺,而 Hagia Irene 則依舊為基督教堂。我們此行進入了 Hagia Sophia Church of Chola 參觀,所以對這兩處我可以和大家分享比較多的資訊。 

Hagia Sophia 是這四座裡面規模最大,也最重要的教堂。在東羅馬帝國的一千年裡,它一直是東正教領袖、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座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對應於羅馬公教裡的教宗。)換句話說,它在這一千年裡在東正教世界裡的地位,就像今天梵諦岡的聖比得大教堂、在羅馬公教裡面的地位。「Hagia」意為「神聖的」,相當於英文裡面的「Holy」。而「Sophia」則意為「智慧」。它始建於君士坦丁大帝任內(大約 340 AD),但是屢經毀壞。現存的結構,是查世丁尼大帝時重建的(532 AD,比隋朝早了大約五十年。)。它的平面圖接近正方形,中央覆蓋了一個直徑31公尺的巨大圓頂,東、西兩端各有一個半圓頂。中央大圓頂的頂部高達 56 公尺,底部也約有 40 公尺高,因此它和兩旁的半圓頂構建出一個東西約75公尺,南北約35 公尺、高度從40 公尺到56 公尺的巨大室內無柱空間。以當時的建築技術來說,是一個偉大的成就。如果再加上南、北兩側的樓台下方空間,整個大廳東西達75公尺,南北達70 公尺。此外,中央大圓頂的底部,有一環相距甚密的窗櫺,不但部分解決了採光的問題,而且讓大圓頂顯得比較輕盈,烘托出一種大圓頂「浮在空中」的錯覺。







依循東正教的傳統,Hagia Sophia 的入口在西方,聖壇在東方。不過原來的聖壇及聖像隔牆已經被回教後繼者拆除。代替的是標示麥加方向的壁龕 Mihrab、及領唱者所站立的高台 Minbar,不過這兩者的體積都不大,所以並沒有造成很大的視感衝擊。倒是那八張寫著阿拉伯文的回教重要名字的大圓牌,在在地提醒著訪客它曾經作為清真寺的歷史。另外,它的室外後來陸續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立了四座高塔,算是最醒目的回教標誌了。

 




           Hagia Sophia 的廊柱有一種別出心裁的柱頭,它的表面被深度鏤空,因而顯得輕盈細緻,而不像是一個其實是在支撐重量的建築結構元素。這種柱頭,完全偏離了古典希臘的三種柱頭–DoricIonic,和 Corinthian。(請參考拙文:愛琴海之旅(二)雅典市景觀 衛城之外 ()  http://dison-kuo.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_54.html)這也提醒了大家說:雖然在西元前第六世紀的古典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原址就已經在希臘文化圈內了,但是到了 Hagia Sophia 被重建時(西元後第六世紀),「拜占庭建築」在整體上已經大幅度地走出古典希臘的建築範疇了。





我們在伊斯坦堡所參觀的另外一座重要拜占庭建築,是「Chora Church」。它在規模上要比 Hagia Sophia 小上不少。在建造時間上,雖然和 Hagia Sophia 都可以上溯至君士坦丁時期,但是 Chora Church 的現存結構,大部分是在 1077-1081 AD之間重建的(相當於中國的北宋),較 Hagia Sophia 的現存結構,要晚上近五百年,所以其建築形式,也更具拜占庭建築的特色。它總共有六個大小不同的圓頂,外加四個半圓頂,數目遠超過Hagia Sophia。它的內部裝飾,包括圓頂的花飾及鑲嵌畫,由於年代較近,所以留存的狀況較Hagia Sophia 為佳,風格也有所不同。




 

         十一世紀的Chora Church,平面圖接近一個正方形。之後的一、兩百年間在西側加了兩層門廊,又在南側加了一個長形的教堂(Parekklesion)。內門廊的南、北端,各設有一座圓頂,副教堂也擁有自己的圓頂。內、外門廊的牆壁及那兩座圓頂,均有鑲嵌畫裝飾,其技巧比Hagia Sophia的鑲嵌畫較為成熟,構圖頗為複雜,人物的表情較有變化,畫的保存狀況也較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Chora Church 這座教堂的牆壁裝飾,不再是「拜占庭建築」傳統的鑲嵌畫,而是當時正在興起的「濕壁畫」(fresco)。濕壁畫可以表現得比鑲嵌畫更為細膩,只是比較經不起時光的摧折。





 

 
         這些濕壁畫,預告了兩百年後文藝復興初期濕壁畫的大行其道。達文西著名的「最後的晚餐」,就是一幅濕壁畫。濕壁畫在教堂的運用,稍後也帶動了蛋彩畫及油畫的發展。不過這個新的發展是以義大利半島為中心,為西歐帶來了文藝復興盛期的美術巔峰。
 
附記: 由於右方 Archive 只能列出最近一百篇文章,所以我把其他的三十多篇文章的標題及連結列在一個稱為「文章列表的第二頁」的網頁上。如果您有興趣瀏覽那三十多篇文章,歡迎點選下方的連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