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My photo
歡迎來信 dskuo77@gmail.com

Thursday, December 12, 2013

一窺紐約市大都會美術館裡的瑰寶(五)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至下列網頁按〝like〞,以後就可以比較快得知此部落格的新動態。     Aug. 28, 2014
https://www.facebook.com/gliding.cloud

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多年,在印象派畫家建立起灘頭堡之後,有幾位比他們年輕十到二十歲的畫家,開始逐漸顯著偏離印象派,而展現出自己的風格,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一致的方向,美術史就把這個過渡時期,通稱為〝Post-impressionism〞。這個名稱最常見的中文翻譯是〝後印象派〞。但是這樣的翻譯,有些語法上的問題。在中文裡面,如果要表達〝後面部位〞的意思時,通常會把〝後〞放在被修飾詞的前面,例如〝後半〞、〝後端〞,〝後腳〞。 反之,如果要表達〝之後〞的意思時,通常會把〝後〞放在被修飾詞的後面,例如〝午後〞、〝黃昏後〞、〝學士後〞。 所以Post-impressionism應該被翻譯成〝印象派後〞,而不是〝後印象派〞。但是,好像沒有人在使用正確的翻譯,所以我還是繼續使用它的英文名稱〝Post-impressionism〞。

除了兼跨印象派和Post-impressionism 的塞尚之外,Post-impressionism 最知名的畫家有三位,分別是高更(Gaugin, 1848)、梵谷(van Gogh, 1853)、和秀拉(Seurat, 1859)。其中只有梵谷是荷蘭籍,其它兩位都還是法國籍。我會先介紹秀拉,再介紹在生命中曾經密切交錯過的高更和梵谷。

大家對科學家〝牛頓〞比較熟知的,是他對運動力學的貢獻。其實他另外一個較早期的主要貢獻,是他對可見光的色彩分析。十九世紀,有幾位科學作家將色彩分析原理轉述給美術界。有些畫家受到這些作家的影響,而開始在畫布上運用那些原理。其中有幾位畫家的實驗,是使用許多不同顏色的色彩小點來填充畫面,而讓眼睛和大腦從某些距離之外,將這些色點合成影像。這種技法,就是上一篇介紹畢沙羅時提到的〝點彩畫法〞(Pointilism),而專攻點彩畫法最有名的畫家,則是〝秀拉〞。其實在點彩畫法發展的同時,還有一些其他採用分色原理的畫法,而這一類的表現方式,也就被合稱為〝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

秀拉的一生很短暫,31歲時就因為消化道的疾病而辭世。所以他在這麼短的生命中,就可以成為一個運動(新印象主義)的主導者,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大都會美術館收藏了他兩幅重要的畫:一幅是他25歲時,為了一幅大風景畫所作的較小尺寸習作。這一幅風景畫名為〝La Grande Jatte 島的週日午後〞,後來成為秀拉最重要的作品。在這幅畫裡面,秀拉關注在分色法的幾個重要細節:(1)原色與互補色的關係、(2)光暈的呈現、(3)明處與陰影的比對、以及(4)直射光與反射光的呼應。 這些細節,對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前半的許多新的美術潮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另外一幅大都會美術館收藏的秀拉作品,是他過世前兩年所畫的〝馬戲團〞。這幅畫將點彩畫法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從我所拍攝的細部,可以看出當近觀時,人物的形象反而會逐漸〝融化〞得只剩色點。此外,畫中人物僵硬的姿態和刻板的輪廓,似乎承續了埃及雕像的風格,也對再來半世紀的美術風潮,留下了可觀的影響。
 


 

一提起〝高更〞,很多朋友都會想到他的大溪地畫作。其實美術史界,覺得高更最重要的貢獻,是發展出一種先用黑線畫出輪廓,再在各區塊內填入單一的色彩;但是不作色調、明暗的細微變化,也不管透視法。美術史界把這種技法稱之為〝Cloisonnism〞,中文被翻譯成〝分隔主義〞。(〝Cloisonne〞是〝掐絲琺瑯〞的法文。)可是我在想:這不就是你、我在幼童時期開始畫畫時,會自然去使用的本能基本技法嗎? 所以我覺得高更最大的貢獻,還是將異國風情、和非歐洲文化裡的視覺符號,引入歐洲美術的殿堂。

大都會美術館收藏有高更在大溪地時,所繪的一幅蠻特別的畫作,題為〝Ia Orana Maria〞,意思是〝讚頌聖母〞。在這一幅畫裡,高更除了呈現大溪地的異國風情和文化符號之外,還把聖經題材帶入這樣的環境裡。在一張細部放大的照片裡面,耶穌和聖母頭部的光環清新可見。

 
 
 


            高更除了繪畫之外,還從事於木雕。大都會美術館收藏有一具他雕刻的手杖,杖頭的裝飾,也是充滿了玻里尼西亞的風情。




梵谷的姓〝van Gogh〞,其實不應該發音成〝梵谷〞,那是英國人的錯誤發音。如果以荷蘭語來發音,會比較接近〝凡后和〞。荷蘭語裡〝g〞的發音,有點接近〝h〞的發音。

梵谷的一生,變化的步調很快,好像已經預見了它的短暫(只有37年)。相應的是,他作畫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光是油畫就有六百多幅。大都會美術館所收藏的梵谷的畫作,幾乎都是他生命最後兩、三年(1887-1890)的成熟作品。可是在這短短的兩、三年之內,他的畫風還是經歷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1887年底,高更與他在阿萊城(Arles)同住兩個月後,受不了而離開的之前與之後。我選了四幅梵谷這個時期的作品放在這兒作個比較,前面兩幅是梵谷在1987年年底以前創作的,而後面兩幅則是梵谷在1887年年底以後創作的。他在1888年五月,自願住進一家精神科醫院治療。這兩幅畫是描繪他每天放風時,所看到醫院附近的景色。我在為這兩幅畫拍攝細部特寫時,特別留意選擇適當的光線角度,以保留畫布表面的起伏。因為這樣的細節,是從畫冊或複製品上面,不太容易見到的。 從這些影像可以看出:這四幅畫有許多不同點,但是其中最特別的是:前面兩幅的畫布表面,大致還算是平整的。但是在後面兩幅畫裡,濃烈、沉重的油彩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疊上畫布,也壓上了觀畫者的心頭。
1887


1888
 
****************************************************************
 
1889


 
188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