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Me

My photo
歡迎來信 dskuo77@gmail.com

Sunday, December 1, 2013

川、湘之行隨筆之十五:峨眉山 (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至下列網頁按〝like,就可以較快得知此部落格的新動態 謝謝!
https://www.facebook.com/gliding.cloud

(For a brief description in English, please scroll down.)

援登萬仞峰,遙上仙雲路。

極目千巒隱,尋卿無覓處。
迪生2013

           峨眉山的盛名,有不少是來自於從峨眉金頂眺望,可以收覽到的無盡美景。 而可以收覽這些美景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峨眉山顯著高過附近的山巒及原野。 然而,是甚麼因素讓峨眉山,能以三千公尺的高度傲視周遭呢?

          和大雪山類似,峨眉山的隆起開始於距今七、八千萬年,也就是恐龍在地球上的最後好日子。 但是大部分的隆起,則發生於印度板塊向北碰撞至歐亞板塊之後,也就是〝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開始之後(大約一千萬年前)。這個板塊擠壓所產生的應力,傳到峨眉山地區之後,先產生了一個〔東北<>西南〕方向的斷層,稱為〝峨眉山斷層〞 (請參閱我所繪的示意圖)。後來應力方向改變,又在垂直方向產生了幾個新的斷層,而把峨眉山斷層一側的地塊,切割成更小的地塊。這種切割的結果,是讓各地塊可以各自獨立面對應力,而作不同程度的調適。當然,有些地塊調適的幅度,可能會遠大過其他地塊。

          在接下來的歲月裡,持續而來的應力,讓峨眉山所在的地塊鄰接峨眉山斷層的部分,大幅上昇。其上昇的幅度達六、七千公尺。可是在上昇的同時,天候冰雪的侵蝕也一併發生。當侵蝕進行到一層很堅硬的玄武岩層時,就遲緩下來。而這個玄武岩層在鄰接峨眉山斷層的部分,至今則上昇到了比峨眉平原高出大約三千公尺處,這就是今天〝峨眉金頂〞和〝萬佛頂〞所在的地方。所以站在金頂或萬佛頂,上百里的原野和山巒都可以盡收眼底。 而且,金頂和萬佛頂附近,巨型懸崖比比皆是。其中落差最大的達兩千公尺,就在金頂附近,被稱為〝捨身崖〞。我想是取名自〝佛本生經〞裡,〝薩埵王子躍下懸崖、捨身喂虎〞的典故。

          從峨眉金頂可以收覽到的美景,會受天候影響而變化多端。有時候,可以看到美麗的雲海。更巧的時候,還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被一圈光環圍繞,被稱為〝金頂祥光〞。 不過〝金頂祥光〞和〝捨身崖〞就比鄰而居,這樣的結合,在過去曾經引發過一些事故。

        在峨眉金頂,除了普賢菩薩和白馬的雕像之外,還有三座大型的建築物,分別是金殿、銀殿、和舊的大殿。其中金殿和舊的大殿的屋頂,都採用了〝三重簷歇山式〞,這在中國的建築傳統裡,是相當高的規格,僅次於〝重簷廡殿式〞,和極為少見的〝三重簷廡殿式〞。

          在捨身崖附近的一個步道,其中一段的欄杆上密密麻麻地扣上了許多鎖,會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原來,不知何時開始,有傳言說:如果一對情侶在這兒鎖上一個同心鎖,然後把鑰匙扔下懸崖,那兩人就會永不分離。您相信嗎?不過挺浪漫的。

          我們去峨眉山的那一天雲層很高,所以沒有見到雲海。可是下午之後,較低的山巒被籠罩在氤氳霧氣當中,而呈現出〝群山在虛無縹緲間〞的夢幻情境。這樣的景緻,給了我寫作文首那一這首詩的靈感。

        This is the 3rd part of the travel notes covering the trip to Er-Mei Mountain.  This mountain towers over neighboring hills and plains, providing excellent panoramic scenery.  Such an outstanding vista position was created by the stress originated from Himalaya Orogeny.  Even with heavy erosion inflicted by weathering and glaciation, the mountain still stands over 3000 meters tall today.

        The scenery from the peak commands a wide variety, as rendered by weather condition at the time.  The most impressive view is when there is a sea cloud below, occasionally one can see his/her own shadow encircled by a halo.  In the past, when optical explanation was not available, such a scene was often interpreted as divine manifestatio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